本实用新型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技术领域专利说明(组图)
一种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纠偏装置、纠偏装置、推杆油缸、组合油箱和管路系统。传送带两侧的第一组检测装置和第二组检测装置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当运行中皮带跑偏超过允许跑偏量时,皮带跑偏检测装置动作,检测辊驱动油泵。工作使推杆油缸伸缩,在连杆的作用下,带动两组深槽调节托辊部件偏转,使胶带的运行方向与滚筒的转动方向形成一个角度,产生一个向下运动的校正力,从而使胶带回到正确的位置。该装置具有整流力大、整流效果明显、整流动作灵敏等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该装置用于大斜率带式输送机带跑偏时的自动纠偏。跑偏是皮带输送机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也是影响输送带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输送带正常运行时,带面受力平衡,但当皮带型输送机安装误差较大或运行时冲击较大时,输送带受到拉力托辊和托辊的支撑力会破坏由物料压力和运行阻力组成的平衡系统,导致输送带跑偏现象。当传送带跑偏时,需要设置纠偏装置,强制纠正输送带的跑偏。目前,常见的偏差修正方法有以下几种:
[0003]1、采用机械联动式自动纠偏装置,该方法用于倾角不大的皮带式输送机,纠偏效果较好,对于大倾角角带式输送机由于胶带的张力比较大,加上自身结构的限制,机械连杆不能提供很大的驱动力来转动纠偏托辊,所以使用的效果纠偏装置不明显。
2、 安装时,托辊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2°~4°,这种方法是利用摩擦力使侧边输送带回到中心位置,达到目的纠偏的,由于需要安装一定量的前倾托辊,提供有效的纠偏力,增加了输送带的运行阻力,增加了能耗。缩短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0005]3、安装调心支撑杆,当输送带跑偏时,传送带边缘会压在调心支撑杆一侧的挡辊上,使托辊绕轴向旋转一个角度,由于输送带运动方向与托辊旋转平面不重合,会产生摩擦力,使偏斜的输送带返回中心位置。但是这种方法的矫正托辊框架处于不稳定的工作状态,提供的矫正力并不大。如果用于大倾角输送机,往往达不到调偏的效果。
[0006] 综上所述,可见现有的偏转校正装置用于大倾角输送机,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对于大倾角输送机,可以达到良好的纠偏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纠偏装置、纠偏装置、推杆油缸、组合油箱和管路系统组成,所述的纠偏装置包括分别架设在输送带两侧。第一组检测装置和第二组检测装置、第一组检测装置和第二组检测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滚轮、齿轮泵总成和支架,所述的A齿轮泵总成固定在支架上,齿轮泵总成的输出轴通过法兰与检测滚轮连接,检测滚筒垂直安装;
所述的调偏装置包括深槽调偏托辊总成,深槽调偏托辊总成包括上梁、转轴、下梁、槽角不同的两组矫正辊;下横梁固定在输送带下方的中间架之间,上横梁通过转轴直接固定在下横梁上方,上横梁两侧分别设置有不同的第一偏转辊和第二偏转棒。槽角;
所述齿轮泵总成的出油口通过油路与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齿轮泵总成的进油口通过油路与油箱的出油口相连,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缸连接。油缸通过油路进油。
所述的偏差调节装置具有多个,所述的多个偏差调节托辊部件中的上梁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用于实现各偏差调节托辊联动。
所述的纠偏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槽角不同的两组纠偏辊分别为一组60°槽角的偏转辊和一组20°槽角的偏转辊,用于对胶带进行校正。传输偏差期间的偏差。
本实用新型在输送带两侧设有检测滚轮,检测有无跑偏,通过检测滚轮驱动齿轮泵进行液压传动,最后通过收缩率控制跑偏装置进行纠偏。液压缸,通过调整偏差来调整偏差调整装置。旋转偏差托辊,使其与胶带之间形成偏差修正力。本实用新型无需外接电源,利用检测辊驱动油泵自动控制纠偏装置,实现输送带跑偏的自动纠偏。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的纠偏装置采用两组深槽纠偏托辊部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自动调偏托辊支架图纸,达到两套纠偏托辊联动的目的纠偏,解决胶粘带问题。张力较大时,单组偏差调整托辊不足。本装置检测辊由轴承支撑,转动灵活,不会卡死,减少胶带边缘的摩擦;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动作灵敏,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等。@托辊组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达到两组纠偏的目的托辊联动纠偏,解决了胶粘带问题。张力较大时,单组偏差调整托辊不足。本装置检测辊由轴承支撑,转动灵活,不会卡死,减少胶带边缘的摩擦;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动作灵敏,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等。@托辊组件,通过连杆机构连接,达到两组纠偏的目的托辊联动纠偏,解决了胶粘带问题。张力较大时,单组偏差调整托辊不足。本装置检测辊由轴承支撑,转动灵活,不会卡死,减少胶带边缘的摩擦;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动作灵敏,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等。解决了胶带的问题。张力较大时,单组偏差调整托辊不足。本装置检测辊由轴承支撑,转动灵活,不会卡死,减少胶带边缘的摩擦;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动作灵敏,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等。解决了胶带的问题。张力较大时,单组偏差调整托辊不足。本装置检测辊由轴承支撑,转动灵活,不会卡死,减少胶带边缘的摩擦;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动作灵敏,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等。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动作灵敏,无需电源,结构简单自动调偏托辊支架图纸,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等。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动作灵敏,无需电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等。
【图纸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详细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纠偏装置、纠偏装置、推杆油缸、组合油箱和管路系统组成,所述的纠偏装置构成。包括分别架设在输送带两侧的第一组检测装置和第二组检测装置,第一组检测装置和第二组检测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辊1、齿轮泵总成8、支架9,齿轮泵总成8固定在支架9上,齿轮泵总成8的输出轴与检测辊 I 通过法兰,且检测I为垂直设置,辊身I外圆与输送带输送胶带边缘有一定间距,允许胶带有一定偏差;调偏装置主要由两组深槽调偏托辊部件和连杆部件组成,深槽调偏托辊部件包括上梁5、转轴6、下梁4、纠偏辊;下横梁4固定在输送带的下中间架13上,上横梁5通过转轴6固定在下横梁4的正上方,上梁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20°槽角的偏转辊10和60°槽角校正辊11。转轴6为滑动摩擦和脂润滑,保证了纠偏的灵活转动托辊。跑偏装置通过油箱总成、油缸、管路系统控制跑偏装置,实现胶带及时有效的纠偏,防止因跑偏对运输系统造成的损坏。胶带。
所述偏转装置中的第二组深槽调节器托辊12的上梁15和第一组深槽调节器托辊的上梁5通过连杆连接固定。采用连杆机构联动方式,实现两组深槽纠偏效果托辊联动纠偏,解决了胶带张力较大时,单次定心托辊小,纠偏效果差。.
所述齿轮泵总成8的出油口通过油路连接换向阀16的进油口,齿轮泵8的进油口通过油路连接油箱17的出油口,换向阀16的出油口为通过油路与油缸7的进油口连接,油缸7水平固定在上梁所在的面上,油缸7的活塞杆与连杆14固定连接。
第二组偏转装置通过连杆14也使上梁12绕转轴18转动一定角度,两者实现联动。当偏斜调节装置摆动一定角度时,设置在上梁上的第一一、和第二托辊均与胶带相对。沿机架中心线方向产生力,使胶带沿中心线方向运动,从而使胶带慢慢恢复正常工作,此时检测辊1不转动,齿轮泵8停止工作,液压控制阀阀芯回到原来的位置,液压缸两侧压力平衡,使偏差调节装置保持在现有位置,从而达到稳定的纠偏效果。检测辊1、齿轮泵总成8和油箱17同时固定在固定支架9上,保证整个动力源系统的平稳运行。换向阀16固定在油箱17上,以保证液压系统快速回油和调整偏差。动作更灵敏。相邻两套调偏托辊的联动效果增加了纠偏力,即使胶带的张力比较大,仍能达到较好的纠偏效果。齿轮泵总成8和油箱17同时固定在固定支架9上,以保证整个动力源系统的平稳运行。换向阀16固定在油箱17上,以保证液压系统快速回油和调整偏差。动作更灵敏。相邻两套调偏托辊的联动效果增加了纠偏力,即使胶带的张力比较大,仍能达到较好的纠偏效果。齿轮泵总成8和油箱17同时固定在固定支架9上,以保证整个动力源系统的平稳运行。换向阀16固定在油箱17上,以保证液压系统快速回油和调整偏差。动作更灵敏。相邻两套调偏托辊的联动效果增加了纠偏力,即使胶带的张力比较大,仍能达到较好的纠偏效果。
【至尊物品】
1.一种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纠偏装置、纠偏装置、推杆油缸、组合油箱和管路系统,以及纠偏装置。装置包括一组位于传送带两侧的第一组检测装置和第二组检测装置,第一组检测装置和第二组检测装置结构相同;第一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滚轮、齿轮泵总成和支架,齿轮泵总成固定安装在支架上,齿轮泵总成的输出轴通过法兰与检测滚轮连接,检测滚筒垂直安装;纠偏装置包括深槽纠偏托辊部件,深槽纠偏托辊部件包括上梁、转轴、下梁和两组不同槽角的纠偏辊。下横梁固定在输送带下方的中间架之间,上横梁通过转轴固定在下横梁正上方,在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不同槽角的第一偏转辊和第二偏转棒。上梁;齿轮泵总成的出油口通过油路与换向阀连接齿轮泵总成的进油口通过油路与油箱的出油口连接,换向阀出油口通过油路与油缸进油口相连,油缸水平固定在上横梁上。油缸所在面,油缸输出轴与上梁垂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有多个,所述多个纠偏托辊部件中的上梁它们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用于实现各偏差调整托辊的联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
【文件号码】/
【公示日期】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6年5月20日公众号2.4、CN 2、CN U、CN、CN-U-、CN2、CN2.4、U、
【发明人】吴连成、丁彦辉、刘存奇、邹焕、王子平、张国庆、刘玉洲、王双辉、侯永涛
【申请人】韶欣